在3D打印領域,G代碼(G-code)是一種用于控制打印機硬件行為的標準化編程語言,它通過一系列文本指令精確指導打印機的噴頭移動、材料擠出、溫度調節等操作,將3D模型轉化為物理對象。
G代碼是一種基于文本的指令集,由字母和數字組合構成。3D建模軟件(如Blender、Fusion 360)生成的模型需通過切片軟件(如Cura、PrusaSlicer)轉換為G代碼。切片軟件將模型分解為數百至數千層,并為每層生成對應的G代碼指令,包括噴頭路徑、擠出量、溫度等參數。
G代碼的工作流程:
1. 模型準備:在3D建模軟件中設計或導入模型。
2. 切片處理:使用切片軟件將模型轉換為G代碼,設置層高、填充密度、溫度等參數。
3. G代碼生成:切片軟件輸出包含所有指令的.gcode文件。
4. 打印機執行:將G代碼文件傳輸至打印機(通過SD卡、USB或網絡),固件逐行解析并執行指令。
5. 物理打?。捍蛴C根據G代碼指令完成逐層堆積,形成最終物體。
G代碼的優勢:標準化與兼容性高,G代碼是數控領域的通用語言,支持跨品牌打印機使用(如Creality、Prusa、Ultimaker等),用戶可直接修改G代碼文件,調整參數(如速度、溫度)或修復路徑錯誤。